洛州地处天朝正中,境有西崤南熊,东嵩北太,八山环绕。又有伊、洛二水相附。由其河山拱戴,势甲天下,历代以此地为都者不胜枚举。也正因为其重要的位置,每逢朝代变迁,必受战火摧残。就是刚刚过去的前朝,天尊耗尽民力过分修缮此地,甚至就是其亡国被杀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转眼,庄清云来洛州已经四百多年了。
在这四百年里,天尊悍然地发动了对高沟族的战争。先是由徐世功和李道宗兵分两路,稳扎稳打。而五十年前,天尊更是决定亲征,并在近日,攻陷了敌方的首都平城。一切都似乎要结束的样子。
天京城的留守是监国天子李为善,辅之以梁子房兼管群臣,京畿道参将李光负责防务。而他们身前第一道防区就是大军粮草的中转,署理洛州刺史的庄清云。
由于朝廷远征高沟,洛州的重建工作几乎停滞。虽然天尊也曾两次下诏给他,说是战事顺利,修建洛阳府的事可以尽快进行。然而,庄清云非但没有积极响应,反而走了政事堂的门路,把娄宗仁派去了雍州以西,进一步屯田收集粮食。
而他自己,只要粮运通畅,整天不理公务,也不打扰百姓,美其名曰无为而治。四百年如一日地专研《清虚经》,渐渐领悟了天地灵气的周转大道,还学着大师宇文藻,自研了一门偷星换斗的本事,改变了自己洞府的灵气流向,引洛水之灵,合洞府山形,也弄出一个不下于冠燕群峰的灵地—金水星城。
正因为他所谓的无为而治,洛阳宫殿官府衙门虽然没有被他扩建,洛州城倒也实实在在大了许多。城市的人口更是翻了一番。城里叫嚣着各种买卖人的声音,市井小民的热闹,可谓是不见亭台楼阁,满眼人间烟火。
“师叔祖。有圣旨。快接旨。”
时均越一身从七品武官打扮,匆匆忙忙带着几个执戟卫士和一个内侍官进了庄清云的洛州刺史衙门。
“臣庄清云,接旨。”庄清云看众人紧张的样子,预感必是发生了大事。先不问其他,理了理衣服,下跪接旨。
时均越避开了他的正面,侧站一旁。内侍官用着嘶哑的声音宣旨,让他即刻幽州大营觐见。
“常龙,师门已散。以后不可以再叫我师叔祖了。另外,坐稳了,和我说说发生了什么事?那么慌张。”
时均越和墨奇都是在两百年前的科举中中第的新进进士。墨奇自名庄墨麟,高中探花,成了一名正七品的翰林待诏。时均越选了武职,这次是以千牛卫校尉身份跟着李道宗出征的。
“大军败了。那天我们刚刚打入平城,第二天就被他们反攻,又打出了城。这到也没什么。就在双方僵持时候,突然不知从哪杀出一支鬼族人马突袭天尊大帐。幸得留守的侍卫和右威卫没有乱阵脚,总算是守住了。同时,他们趁着李帅搬兵回救时候,又出了一支队伍去袭击我们的粮草。虽然打退了他们,粮草还是损失了不少。”
“之后更多的鬼族士兵从四面八方涌出,和高沟百济族合兵一处,就把我们打散了。徐帅当机立断让我们护着天尊先回来,他和李帅组织队伍且战且退。对方得势不饶人,还要过境追击我们。才过国界线就遇上了两处您提前设下的伏兵,他们强行组织了几次进攻,去抢山头,因为拿不下也就不敢再追,全部退了回去。就这样总算有惊无险,我们大部分士兵才安然返回。”
“我提前设下的两处伏兵?”
“是布静和姚远两位游击将军。他们说曾经您在营州时候和他们推演过。朝廷伐高沟若胜,自不用说。若败,就应该有两支伏兵占据要点,无论是做疑兵用,还在将来反攻去切断敌军后路都是好的。他们就是想到您的安排,果断领着本部三千兵马,第一时间占住了要点,立了大功。陛下知道此事后,就立即下旨召您陛见了。”
“哎呀,我的希夷大人。您就别问了,快跟老奴走吧。天尊现在已经急得不知道怎么办呢。有什么话,我们路上说,可好?”传旨的内侍官,为表真切还艰难地挤出两滴眼泪,夸张地用袖子擦了去。
就在庄清云刚过了冀州继续往北时候,又是一张圣旨,让他直接回冀州候驾,不用去幽州了。看来,天尊已经无心恋战。
“清云,洛阳城建得怎么样了?”天尊驾临冀州后,当晚就宣召了庄清云。
“臣有负陛下所托。宫殿衙门所建有限,仅城郭人口略有增长。”
“当初魏文贞在的时候,就一直劝朕不要因个人喜恶而大兴土木。要养民,不能虐用民力。朕虽然听了他的,心里却不以为然。正如今日一场打败,若他还在,必会劝朕韬光养晦以养万民,而阻止朕御驾亲征讨伐高沟。你和他都是懂韬略的。”
“陛下,谬赞了。臣不敢自比先贤,实在是臣不善工匠不通政事。四百年时光,臣在洛州无尺寸之功,请陛下责罚。”